|
杖履觅春色,行遍大江西。访花问柳,都自无语欲成蹊。不道七州三垒,今岁五风十雨,全是太平时。征辔晚乘月,渔钓夜垂丝。
今向三家村送老,身如罢讲吴僧。高楼百尺不须登。半炉烧叶火,一盏勘书灯。
懒展星眸,倦梳云髻。怅望雕鞍,粉郎何日归?寂寞兰堂,玉人
翠镜啼痕印袖,红墙醉墨笼纱。相逢不尽平生事,春思入琵琶。
叮咛嘱付三四声,野草闲花莫要寻。将恩爱,将恩爱,番成作画饼,只恐别时容易瘦伶仃。
俺如今时间困,目下忧。三尺剑扫荡红尘垢,万言策补尽乾坤漏,
晴雨。陡寒乍热,清阴庭户。任诗卷抛荒,棋枰休务,寂寞风帘舞絮。我酌君斟,我词君唱,谁似卿卿箫史。拼酩酊,断送春归,恰好听鸠呼妇。
学问从君有,诗书自我传。须知王逸少,名价动千年。
斩尽妖魔百鬼藏,澄清天下本天职。
外者。先生,你须是多与我些钱钞。你要的他多少?这事都在我身上。大嫂,你看着孩儿,我见员外去也。员外支揖。兀那秀才,你那里人氏?姓甚名谁?小生曹州人氏,姓周名荣祖,字伯成。住了。我两个眼里偏生见不的这穷厮。陈德甫,你且着他靠后些,饿虱子满屋飞哩。秀才,你依着员外靠后些。他那有钱的是这等性儿。大嫂,俺这穷的好不气长也陈德甫,咱要买他这小的,也索要立一纸文书。你打个稿儿。我说与你写:立文书人周秀才,因为无钱使用,口食不敷,难以度日,情愿将自己亲儿某人,年几岁,卖与财主贾老员外为儿。谁不知你有钱,只要员外勾了,又要那"财主"两字做甚么?陈德甫,是你抬举我哩,我不是财主,难道叫我穷汉?是、是、是,财主,财主。那文书后头写道:当日三面言定,付价多少。立约之后,两家不许反悔。若有反悔之人,罚宝钞一千贯与不悔之人使用。恐后无凭,立此文书,永远为照。是了,反悔之人罚宝钞一千贯。他这正钱可是多少?这个你莫要管我,我是个财主,他要的多少,我指甲里弹出来的,他可也吃不了。是、是、是,我与那秀才说去。秀才,员外着你立一纸文书哩。哥哥,可怎生写那?他与你个稿儿:今有过路周秀才,因为无钱使用,半自己亲和,年方几岁,情愿卖与财主贾老员外为儿。先生,这财主两字也不消的上文书。他要这样写,你就写了罢。便依着写。这文书不打紧,有一件要紧,他说后面写着:如有反悔之人,罚宝钞一千贯与不反悔之人。先生,那反悔的罚宝钞一千贯,我这正钱可是多少?知他是多少?秀才,你则放心,恰才他也曾说来,他说我是个巨富的财主,要的多少,他指甲里弹出来的,着你吃不了哩。先生说的是,将纸笔来。秀才,咱这恩养钱可曾议定多少?你且慢写着。大嫂,恰才先生不说来,他是个巨富的财主,他那指甲里弹出来的,俺每也吃不了,则管里问他多少怎的?
团团桂影,怕人道、大地山河里许。旧日影娥池未缺,惊断霓裳歌舞。雪白长城,金明古驿,尽是乘槎路。少年白发,自无八骏能去。
玉壶生,不争你去了,妾身如之奈何?则被你痛杀我也。姐姐,今朝间阻,何日相会也?
朝朝琼树后庭花,步步金莲潘丽华,龙蟠虎踞山如画。
途随前峰远,意逐后云结
⑴《六朝事迹》:白杨路,图经云:县南十二里石山冈之横道是也。
里湖、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,有秋天的桂子,十里的荷花。晴天欢快地奏乐,夜晚划船采菱唱歌,钓鱼的老翁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。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,乘醉听吹箫击鼓,观赏、吟唱烟霞风光。他日画上美好景致,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。
1、寒食:清明前一日谓之寒食,即禁烟节,汉制此日宫中钻新火燃烛以散予贵戚之臣。2、御柳:御苑之柳,旧俗每于寒食折柳插门。3、蜡烛:《唐辇下岁时记》“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”。4、五侯:汉成帝时,封他的舅舅王谭、王商、王立、王根、王逢时皆为候,他们被人们称为五侯。5、斜:音“霞”。
①杖锡:手持锡仗。锡仗,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,上有四股十二环,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。比丘向人乞食,到门口,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,以让人知道。②陇月:洁白明亮的月亮。
【铮】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。
这首小令,作者通过对“冬景”的描绘,曲折地表现了元朝文人儒士无限的历世感叹和兴亡之感。大雪纷飞,是冬季的天气特征,冬是一年之末,雪是雨的回归。作者虽将雪喻作“粉华”、“梨花”,而这是以乐景写哀情,饱含着作者的无限辛酸。取景“噪晚鸦”和“钓鱼艖”,这种酸楚不觉溢于言表。自然界里的乌鸦飘泊了一天,正在聚集归巢,准备度过安宁之夜。而作为人——渔夫,也归家了,唯独作者身在大雪纷飞的茫茫原野中默默地领受这一切,无限凄凉,无限感慨。这不是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的无病呻吟,而是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思想积累的。元朝统一中原以后,推行的是与宋代绝然相反的重武轻文政策,读书人处于“八娼九儒十丐”的地位。科举中断了达八十年之久,断绝了读书人的仕途,这无疑把读书人推到生活的绝境。为了生存,有些文人不得不远游谋生,过着漂泊的生活。正如作者在【南吕·一枝花】《不伏老》自称为“浪子风流”、“浪子班头”,就是对这种生活的总结。长年漂泊在外,生活毫无安宁,自然向往着闲适恬静的生活,看到归巢的“晚鸦”和渔夫归去留下的“钓鱼艖”,自然而然想到自己它(他)们有归,为何自己无归?这种诘问是对元政府野蛮种族歧视政策的控诉,同时也为一代文人发出带着血泪凄凉的感叹。作者这种造语取境正如贯么石在《阳春白雪序》中所说:“适如少美恰怀,使人不忍对殢”。
本词作于1088年,当时西夏屡犯边界,词人以侍卫武官之阶出任和州管界巡检,目睹朝廷对西夏所抱的屈辱态度,十分不满,但他人微言轻,不可能铮铮于朝廷之上,只能将一股抑塞悲愤之气发之为声,写下这首曲词悲壮,声情激越的《六州歌头》。上片落笔先从追忆自己在东京度过的六、七年倜傥逸群的侠少生活写起。“少年侠气,交结五都雄”,以“侠”、“雄”二字总摄下文,从“肝胆洞”至“矜豪纵”写豪侠们的“侠”、“雄”品格,勇敢正义,慷慨豪爽。“轻盖拥”至“狡穴俄空”九句,写豪侠们“侠”、“雄”的具体行藏,驰逐、射猎、豪饮,过着快乐的生活。上片有点有染,虚实相间地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弓刀武侠的生动画卷。“他们雄姿壮彩,不可一世”(夏敬观语),这在唐诗中屡见不鲜的游侠壮士在宋词中则是前所未有的。 |
|